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的黑市突然出现了一只晶莹剔透的白玉杯,很快引起了收藏界的广泛关注。经过一番鉴定,许多人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康熙皇帝御用的九龙玉杯。这个玉杯的历史非常传奇,传闻江洋大盗杨香武曾三次闯入皇宫盗取此物,然而,康熙帝驾崩后,这只玉杯被陪葬至帝陵,从此与杨香武的野心断绝了关系。那么汇配资,这只历史悠久的玉杯,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英国呢?
这要追溯到1945年,当时清东陵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大规模盗墓事件。陵墓内的无数珍宝遭到盗窃,一部分流入黑市,九龙玉杯也在这次事件中消失了。盗墓的主谋是一个名叫王绍义的人。然而,令人震惊的是,熟知王绍义的人在得知真相后,几乎不敢相信是他所为。有些人甚至信誓旦旦地表示,王绍义最多也就弹弹棉花而已。事实却是,王绍义几乎把整个清东陵的珍宝偷空了。到底他是如何做到的?最终,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展开剩余85%隐姓埋名,静候良机
1935年,河北遵化县常瑞山附近的一个村庄,突然来了一位年纪较大的老汉,他自称为了避战乱而流亡至此。几天后,他在村里开起了弹棉花的摊子,吸引了四邻八村的村民前来观赏。王绍义的技艺十分精湛,很快就能弹出一床崭新的棉花被。对于那个贫困的年代来说,能睡上棉花被简直是皇帝般的待遇,因此村民们热情地接纳了他。此后,王绍义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深夜。当夜深人静时,他会悄悄从棉花机旁起身,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从后门迅速上山。山上的目的地正是建在山腰的清东陵。
据说,清东陵安葬着至少161名清朝皇室成员,包括康熙、乾隆和慈禧太后。随着清朝的灭亡,原本负责看守东陵的官兵散职,门卫早已名存实亡,整个陵区形势动荡,王绍义便趁机浑水摸鱼,开始了自己的盗墓生涯。虽然他一开始并非盗墓行家,但在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影响下,他逐渐培养了这个兴趣。特别是在孙殿英挖掘清东陵的过程中,王绍义受到了极大的启发。曾有人传闻,孙殿英从墓中搬出的宝物琳琅满目,光是夜明珠就有拳头大小。
这让王绍义萌生了强烈的欲望,他决定要尝试盗取一件陵中的宝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他开始潜伏在东陵附近。
苦心孤诣,隐忍十年
王绍义定下了长期计划,他决定长时间住在东陵附近,伺机而动。他以弹棉花为幌子,在村子里默默待了半年,利用这段时间,他已经将东陵的结构摸得一清二楚。虽然他对盗墓充满兴趣,但现实却极为复杂。东陵不仅面积广阔,而且防守严密,守陵工人曾在墓内设置了大量陷阱,要想潜入其中,需要对陵墓的内部结构有充分了解。
一次,王绍义趁着夜色悄悄摸到东陵门口,但差点被守卫发现,藏匿了好几个小时,直到天明也一无所获,才悻悻地撤退。进入东陵的难度远超他的预期,而每一次失败,都令他心急如焚。然而,机遇总是藏在最不经意的地方,王绍义结识了一位名叫杨之草的堪舆师,杨家曾是东陵的守门人,对陵墓的构造了如指掌。王绍义迫不及待地拉杨之草入伙,两人一起勘察地形并商议偷盗之事。尽管两人分歧较多,但最终他们达成了合作协议。
为了成功实施盗墓,王绍义明白,仅凭勘察地形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大量火药来炸开石门,而最棘手的则是外面的守卫。王绍义咬牙切齿地表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十年,王绍义忍耐着,始终未曾动手。他依旧是那个每天弹棉花的老人,外人并未察觉到他的真正身份。此时,他已经悄悄组织了一支以军阀、土匪为骨干的队伍,目标明确——盗取东陵的所有珍宝。
一朝得逞,丧心病狂
1945年,机会终于到来。国共内战爆发,战乱让王绍义心里乐开了花。他明白自己等待的时机到了。那夜,他带着杨之草和其他同伙悄然上山,借着守卫的疏忽,他们顺利进入东陵。王绍义早已在背后收买了守门人,看到他带着人一行前来,守门人毫不怀疑地放行。途中,他们还结识了一位军官——敌工情报队队长张尽忠,他对王绍义的盗墓行为不但不加阻拦,还主动提供火器和炸药。就在这样一次机会下,他们终于炸开了东陵的石门,成功进入。
进入陵内后,王绍义和他的队员们震撼于眼前的奢华景象,数不清的翡翠珠宝、金箔锦衣、珍贵字画让人眼花缭乱。没有任何犹豫,他们立刻动手开始抢夺。珠链散落,瓷器摔碎,字画被撕毁,所有人都疯狂地将宝物塞进口袋里。王绍义的目光却早已锁定了棺椁中的九龙玉杯,这件物品在光线下闪烁着夺目的光辉。随着他的双手伸向玉杯,清东陵的珍宝开始无情地散落在世人眼前。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王绍义在成功偷盗东陵后,仍未能完全脱离危险。他在村里越来越小心,几乎不敢再露面。然而,纸包不住火,盗墓的事情最终还是暴露了出来。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张尽忠因销赃被捕,最终供出了王绍义的名字。王绍义闻讯后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心惊胆战,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逃亡。一天夜里,他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警方赶到时,只剩下一些碎掉的棉花机零件。
尽管王绍义始终未能完全摆脱追捕,1951年他终究因伪装成弹棉花的农民被警方识破并被捕。遗憾的是,九龙玉杯已经被转卖,最终流失到了海外。王绍义被判处死刑,这起盗陵案也彻底告破。
王绍义的结局让人觉得痛快,这个为了满足贪欲,隐忍十年、盗掘清东陵宝物的人,最终付出了代价。而许多珍宝仍然无法追回,这段历史也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深深的伤痕。或许有一天,这些流失的珍宝能够回归故土,恢复它们曾经的辉煌与美丽。
发布于:天津市同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