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高考录取工作正在推进中点点金,江苏、广东、上海、山东等多地已先后公布了本科批投档线情况。尽管投档结果不等同于最终录取结果,但它为我们观察考生的选择倾向提供了参考。例如,上海海关学院在江苏提前批次的投档最低分数线较高,甚至超过了南京大学和上海交大等多所“985”名校。
浙江和山东两省公布的本科批投档线细分到了各个专业,这有助于了解今年哪些专业热门、哪些专业遇冷。清华、北大等多所知名大学宣布增加今年本科招生名额,因此这轮名校投档的最低位次整体下移。基于此,计算了“双一流”高校各专业的投档位次变化。
今年本科投档线中最直观的变化是受“新工科”概念影响,“双一流”高校在浙江招收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理科专业即使扩招,投档线依然上升。比如宁波大学的机械类专业,尽管招生名额从44人增加到52人,但投档位次从38888名上升到37009名,上涨近1900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也有类似情况。
人工智能专业由于开设高校增多、招生规模扩张以及前几年高分考生追捧的影响,在浙江的投档分数线没有显著上涨。文科专业整体呈现“疲态”点点金,包括语言类、经管类在内的多个文科专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生规模和投档线双降的情况。此外,浙江临床医学类专业的投档分数线也整体下滑。“双一流”高校中,2025年的投档最低位次相比2024年下降661名,仅次于土木工程类专业。例如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专业,今年招生数与去年相同,但投档位次下降了300多名。
名校扩招后,投档线略有下降。清华大学在浙江的投档线波动较大,其临床医学类专业从去年全省第59名下降到第256名。清华其他专业在浙江的投档线也有所下降。除清华外,北大、同济、浙大等在浙江扩招的高校投档线也有不同程度的下移。
不同地方的名单差异显著,一方面受到高校招生的专业和人数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考生越来越看重所读专业的出路前景。例如四川大学今年在山东的各专业投档线最高的是第916名(口腔医学),而低的已经超过1万5千名(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绿色城市与智慧建造方向的工科试验班)。
除了TOP 10高校,今年已公布的投档线省份中可以看到语言类、师范类、财经类知名高校的后退。例如在广东物理类考生中,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最低排位比2024年后退5330名,北京外国语大学下移3848名,华东师范大学下跌1176名,中央财经大学下降1441名。
高考志愿的分数线带有一定偶然性,尤其是省外高校的非热门专业,离学子越远的“双一流”高校,投档线波动幅度可能越大。以浙江今年的投档线为例,“双一流”高校里波动幅度动辄5万名上下的大多集中在青海大学、西藏大学等中西部高校,而专业主要是生态学、工商管理这些冷门或就业前景较差的专业。
如今考生对选好专业的执着度比以前更高。在今年的本科提前批中,仅北京大学一所学校就在湖北、内蒙古、陕西等多个省份出现未招满的情况点点金,涉及印地语、朝鲜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
同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